bih.button.backtotop.text

心律失常:同行业发展与时俱进

六月 25, 2020
康民国际医院 (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Hospital) 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的领导者,不仅紧随行业发展节奏且作为心脏病治疗中心居于行业一线水平。心律失常中心结合了尖端创新医疗技术、开创性研究和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
 
虽然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患有心律不齐,但令人欣慰的是,一旦被确诊,在正确的管控计划帮助下,大多数人都可以继续他们正常的生活。然而,未被检查出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危及生命,导致心脏骤停并且还会在某些情况下,将中风的风险增加 5 倍。
    

创新见解

CardioInsight 是一种创新性诊断工具,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基于 ECG 的非侵入性技术。这项技术由康民医院的世界著名电生理学家 Dr. Koonlawee Nadamanee 教授于 2017 年引入心律失常中心。康民国际医院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项令人惊奇的心脏标测技术的医院之一,并且也是全亚洲第一家采用此技术的医院。
 
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CardioInsight 可为医生提供造成心律不齐的原因及其表现的相关信息。这项高科技技术无需任何侵入性程序即可提供心脏细胞问题的 3D 成像,相比之下,其比无法提供相同水平的解剖数据的传统 EKG 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也意味着可以潜在性地避免接受使用导管的传统电生理检查 (EPS)。
 


诊断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有几种类型,包括表现为低于正常心跳的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而室上性心动过速则表现为异常快的心律。心房颤动 (AF)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导致心跳速度快于正常和不规律的心跳。心电图 (ECG) 通常是诊断疾病时的首选工具,其采用更多深层技术,例如对心脏进行超声扫描的超声心动图。
 
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将诊断导管插入腹股沟中的静脉来找到电活动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刺激反应。此项检查旨在确定病因和找出最适当的治疗方法,包括确认心脏病发作风险增高的这类患者。该过程通常在医院实验室环境下使用轻度镇静剂和局部麻醉剂进行。
 
同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也是一种便携式 ECG 设备,可以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地对电子系统进行记录。对于偶发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事件记录器或可植入的循环记录器来捕获发生的异常情况。通过产生压力来加快心律,例如锻炼身体或使用药物通过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 模仿这种压力。这可能有助于监测病症是否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同时,倾斜台测试还可揭示从躺下到站起来,心脏对不同姿势的反应。
 
心律不正常会导致心悸、呼吸急促、晕厥以及头昏眼花。但是,这些症状并非仅因心律失常而引起,因此进一步凸显了进行结论性调查和制定强有力的治疗方案和管控策略的必要性。
 


治疗方案

康民国际医院先进的 CardioInsight 标测技术值得让人关注,因为成功且详细的诊断信息是确定最佳治疗方法和管控的关键。例如,在心房颤动病例中,心脏消融技术通过加热和冷却造成心脏异常跳动的病源来达到破坏组织的目的。然而,能够准确找到那些问题细胞是关键因素,无创且尖端的技术工具能为此提供解决方案。
 
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也可安装心脏起搏器,通过其产生的电脉冲来调节心跳。另一种治疗方案可能是植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 (ICD),这是一种能对心脏进行除颤并调节跳动节奏以纠正心律不齐的可植入式设备。同时,心脏复律术利用电流产生致使心脏恢复正常律动的电击,但需在镇静或麻醉状态下进行。
 


成功的管控

管控心律不齐等可管控的疾病实际上是要了解致病的根源以及任何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酒精摄入量高和导致体重增加的饮食)会促使发生心房颤动,而吸烟、低运动量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也会导致心房颤动。
 
虽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但心房颤动可以影响到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病毒或心脏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心脏组织破坏也会造成心房颤动。某些药物和药物滥用也可以导致心律不齐。虽然很难预防这种情况,但是在着眼于减少未来的异常事件发生时,预防其诱发因素也是成功管控的一部分。
可以开具稀释血液的药物来应对心房颤动,因为有些处方侧重于控制心率。顾问医生可能会对心律过快的个人就如何通过咳嗽、屏息和将脸部浸入冰水中等措施来进行控制给出相关建议。
康民国际医院的心律不齐中心享有盛誉。多学科专家们与患者共同努力,专注于创建将患者护理放在首位的可持续且可管控的解决方案。
 
 
获取更多资讯,请联系:
  • 心律失常中心
    Tel. +66 (0) 2011 3405

  • 心脏中心
    Tel. +66 (0) 2011 3491
    Tel. +66 (0) 2011 3411

相关套餐

心律失常:同行业发展与时俱进
Rating score 2 of 10, based on 1 vote(s)

Related Health Blogs